比賽打久了,其實自己 (或隊友) 的實力程度到哪大概都能夠自己評估得出來。經歷過一兩場規模比較大的比賽以後,會逐漸有餘力在參賽之餘,觀察到更多有趣的小細節。比方說試著辨認其他超有名的參賽者、大前輩、或是賽場上的佈置、隊名或ID板等等。我第一次參加國際賽 (IOI) 的時候,超級緊張,對於比賽以外的事情,很多細節都不太記得了。選手們偶爾會打撲克牌、或是下西洋棋之類的,我應該是頂多跟著同行的球主、木木、DK 跑去跟別的國家代表隊湊熱鬧。
第二次參加國際賽 (ICPC) 的時候已經是大三了,那個時候比賽已經比得很淡然。可能是因為同隊的另外兩位 pP 與 ferng 都是大我一屆的學長,相當可靠,在比賽當下的心態還是比較穩健的。不過當時五個小時的比賽中,最後一小時沒有開出題目,一直卡在其中一題找不太到 bug,沒能再乘勝追擊多開個一兩題,覺得相當遺憾。當年的活動參與得就相對多了些,主辦單位邀請所有隊伍在比賽前一天進行鑿冰雕的活動。他們準備了超大塊冰磚,然後上面有標記好一些線,然後給大家一些工具,要鑿出 ACM-ICPC 2010 之類的大字,每個字由兩個隊伍負責。我忘記當年我們是刻什麼字了,只記得另一隊沒來所以我們鑿得很辛苦XD 當年也是第一次被帶隊老師拉去人生第一次學滑雪。
之後幾次參加國際競賽,對於比賽方面已經沒有那麼緊張了。都已經到了決賽會場,哪些題目寫得出來、哪些寫不出來其實自己都很清楚。我們在 ICPC 2012 拿到了某一題的全場首殺,但最後一小時沒有開出題目,最後以19名收場,雖然還是滿難過的,不過相對淡定很多了。之前高二參加資訊全國賽的時候,好像有兩題寫起來還算有自信的程式,不知道程式哪邊寫壞掉,最後只僥倖拿到三等獎。當年頒獎的時候,一整個難過到哭得唏哩嘩拉。對比於 ICPC 2012,雖然還是難過,但情緒起伏相對沒有那麼大,至少不會影響到旁邊的人。
自 2012 年之後,由於參賽隊伍數量變得更多,ICPC 的題目與得獎難度也自然不在話下。2013 與 2014 年的 ICPC,台灣大學的隊伍 (+1 ironwood branch 與 TwT514) 拿到了世界第四名的超亮眼成績之後,直到 ICPC 2019 年才再次由台灣大學的隊伍 (JAW) 拼死拼活再次奪牌,拿到世界第五的好成績。ICPC 2021 年的決賽下個月才要進行,希望台大與交大的隊伍們能夠穩定發揮,並且多別隊一點點幸運。
比太久,成績起起伏伏,好像也會漸漸淡忘當年那份拼勁。這幾年我自己每一年給自己的目標就只剩下『拿個 Tshirt 吧』的頹廢心態了哈。Codeforces 上面的比賽也幾乎都是會睡過頭,很少在比了。直到今年 (2022),我有幸參與了 IOI 台灣代表團,看到選手們拚勁十足地絞盡腦汁,一些選手們第一天慘掉,第二天把分數追回大半的表現,那份比賽的刺激感好像又慢慢回來了一點。